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怀岭 Zhang Huailing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 处:《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101-117,共17页Journal of Gansu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等原则视域下我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国别因素研究”(19BFX159);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欧盟及其核心成员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风险与对策研究”(18SFB30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群体性纠纷的司法救济困境根源于“分散性小微损害”中权利人所遭遇的“理性漠然”和“大规模损害”中存在的个案正义与诉讼经济之间的张力.我国证券市场群体性损害所具有的分散性小微损害特征构成界定及协调不同司法救济工具功能的基础.域外样本立法例中,美国式集团诉讼作为群体性损害一体化救济机制的功能优势在于诉讼经济,而基于群体损害类型化救济区分的德国式示范诉讼则更加关注个案正义与诉讼经济的平衡.借鉴二者制度要素的新《证券法》特别代表人诉讼呈现“两面性”且面临发展路径争议.我国证券集体诉讼应当坚持诉讼经济优先,兼顾个案正义的功能定位,在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共识下界分集体诉讼和示范诉讼的范围,预防投资者保护机构的道德风险和利益冲突行为,建立证券集体和解制度和被告破产风险预防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9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