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脊柱外科,江苏扬州225001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21年第4期348-353,共6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基 金:江苏省妇幼健康科研重点资助项目(F201801);江苏省青年医学重点人才项目(QNRC2016342);江苏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六个一工程”拔尖人才科研项目(LGY2019035);扬州市医学重点人才项目(68)。
摘 要:目的比较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诊断明确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3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OLIF组和TLIF组。其中OLIF组21例,男6例,女15例;年龄44~67岁,平均(59.21±9.50)岁。TLIF组32例,男9例,女23例;年龄46~71岁,平均(60.90±9.5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创伤、临床疗效、影像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创伤指标主要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临床疗效包括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住院时间及下地活动时间;影像学指标包括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融合节段前凸角(fused segment lordosis,FSL)及融合率。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74±9.13)个月。OLIF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切口VAS评分、术后CRP水平均显著小于TLIF组(P<0.05)。两组手术节段术后DH、LL及FSL均较术前改善,其中OLIF组DH恢复明显优于TLIF组(P<0.05),但两组LL、FSL及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OLIF组:术侧髂腰肌无力2例,融合器沉降1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0%;TLIF组:麻痹性肠梗阻2例,椎管内静脉丛损伤1例,脑脊液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IF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以获得与TLIF手术相似的临床疗效,但OLIF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1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