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21年第4期354-358,共5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基 金:武汉市卫生健康科研基金资助项目(WX18A04);湖北省卫生健康科研基金资助项目(WJ2019H429)。
摘 要: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骨质疏松性腰椎滑脱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18例,女29例;年龄50~79岁,平均(62.55±7.4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面积、滑脱距离、腰腿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结合影像学评估椎间融合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12个月,平均(8.50±2.12)个月的随访。4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术中1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术中、术后无特殊不适。出现脑脊液漏2例,术后采取头低脚高位,放置引流管7 d后拔除,未见脑脊液漏出。术后出现手术切口延迟愈合2例,其中1例经清创缝合后愈合,另1例经反复换药后愈合。术后出现神经残余症状5例,经脱水、营养神经、骶管注射及物理治疗3个月后痊愈。所有滑脱椎体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复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椎间孔面积、滑脱距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的椎间隙、椎间孔面积、滑脱距离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与ODI评分却有改善(P<0.05)。随访期间未见螺钉松动及复位丢失,椎间植骨融合100%。结论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可有效解除神经压迫,同时联合骨水泥进行椎弓根螺钉强化,有效提高螺钉把持力,增加复位与固定的可靠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