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黄山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安徽黄山245000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21年第4期359-362,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摘 要:目的探讨单排锚钉技术结合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治疗大型(撕裂口3~5 cm)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3例大型肩袖撕裂患者资料。其中22例采用单排锚钉修复肩袖(对照组),男8例,女14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5.5±6.74)岁。21例采用单排锚钉修复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LHBT)转位固定术(联合组),男9例,女12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0.19±6.74)岁。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的疼痛感受,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肩关节活动度,以此判断两种手术方式对大型肩袖撕裂近、远期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5±4.2)个月。两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3 d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其本组术前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末次随访中,联合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末次随访中,对照组有5例患者发生术后肩袖再撕裂,约占总人数的22.72%,而联合组患者肩袖肌腱均愈合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型肩袖撕裂患者,与单排锚钉技术相比,关节镜下单排锚钉技术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术后早期关节疼痛加重,但可明显改善患者远期肩关节功能,降低肩袖再撕裂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