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惠
机构地区:[1]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10000
出 处:《校园心理》2021年第2期134-137,共4页Journal of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
基 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B-b/2018/01/29);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2020SJB0082);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SZ20200314)。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考试作弊作为高校学风建设和诚信教育的毒瘤,并于近年来首次纳入刑法,但在如此“高压线”下,这种现象却屡禁不止。以往研究多从博弈论、制度经济学、高教管理、教育心理等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疏胜于赌,与早期作弊时的极度羞惭、无地自容相比,大学生作弊心态悄然变化,已相当“坦然”,更有甚者对作弊有着相当程度的认同感[1],甚至有学者提出了“作弊文化”的概念,认为当今社会已经开始形成了一种对作弊逐渐认同的社会文化氛围[2]。
关 键 词:高教管理 立德树人 考试作弊 高校学风建设 社会文化氛围 诚信教育 制度经济学 道德推脱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