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健鹏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新潮电子》2021年第3期28-33,共6页
摘 要:在整个2020年,我们对ThinkPad留下的最深印象并非ThinkPad X1 Fold,毕竟在整个编辑部的直男氛围熏陶下,我一直认为笔记本电脑的第一作用便是建立在“用”的基础上,特别是ThinkPad这个品牌,好用一直是贯穿始终的属性。所以我关注的一直是一台“实用”的机型——ThinkPad X1家族的新成员——“Nano”,联想直到年底(12月8日)的“黑Fun礼”上才把它带到世人面前,迄今为止,拿到真机的用户还不算多,特别是5G版本,在春节后才带着才从产线上下来的热乎劲儿来到编辑部。第一时间打开它的我,竟有了初当编辑时“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的感受。之所以会让我这个阅尽千机的老司机有这种久违之感,还是在于这款Nano的不同之处。或者换一个说法,能够理解我对它的看法:任何一部水准之上的电影,都有一位代表绝大多数观众审美方向的主角,在ThinkPad的历史中,这个名字曾经是Carbon、YOGA、Extreme,而今天落到了Nano之上,至少在当下,它的主角光环是毋庸置疑的。或许我们这么说,还是有些粉丝会把Carbon与之相比,毕竟Carbon曾经给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美妙体验,而且这个系列已经更新了八代,初生的Nano似乎在情感上很难取代前者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正是有这样的声音,所以我想通过今天的评测,将Nano的每一个细节呈献在大家面前,我也会将心中最真实的声音分享出来。
关 键 词:笔记本电脑 THINKPAD EXTREME Carbon 观众审美 贯穿始终
分 类 号:TP3[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