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雅琳 Yu Yalin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出 处:《艺术学研究(辑刊)》2013年第1期409-431,共23页Study of Art
基 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徐州琴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YSC009。
摘 要:徐州琴书作为独立的地方曲种,在明末清初小曲基础上逐渐形成,在苏鲁豫皖一带民间产生较大的影响,2008年1月,徐州琴书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邳州地区是徐州琴书民间艺人集中之地,笔者在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间通过对邳州地区王作迎、惠忠刚、王秀梅、丁相宇、韩召彦、李全迎、高伟、王昌银等民间艺人进行访谈式与参与式的田野调查,取得了他们的部分演出与访谈资料。通过对上述资料的梳理与整合,笔者观察到邳州地区徐州琴书民间艺人在唱腔曲牌、演出场所、演唱书目方面有许多相同点,但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为了应对琴书日益衰败的局面,而各自根据自己的特长,对徐州琴书进行了不同的诠释。通过邳州地区徐州琴书民间艺人田野调查资料的梳理与整合,对全面研究徐州琴书有着一定参考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