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甘锋[1] Gan Feng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艺术学研究(辑刊)》2014年第1期406-414,共9页Study of Art
摘 要:《阿凡达》以看似荒诞不经的神奇想象道出了人类最深的困惑——面对强大的历史规律,作为个体的人以及人类社会将何去何从?在影片开始,卡梅隆“无尽地回归太初”,让他的理想在邈远的过去成为“现实”;在影片结尾,卡梅隆达到“前所未有的极乐的高峰”,让他的理想在渺茫的未来成为“现实”。在谱写这曲无尽的挽歌的同时,卡梅隆还“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原初社会的发展和瓦解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文明/文化/社会形态更替的形象的卓越的社会历史画卷。当《阿凡达》将这一切向我们敞开之时,我们就真切地目睹了人类的悲剧性异化现象,从而接近了人的本真存在。因此《阿凡达》与《人间喜剧》一样,堪称批判现实主义视野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反思意象”和“挽歌式”作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