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人民币购买力差异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兼论HBS效应在省际之间是否存在  

Research of theory and real evidences on the differences of RMB purchasing power among different provincial levels in China——Also discuss whether the HBS effect exists among different provincial level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陆前进[1,2] 袁震 LU Qianjin;YUAN Zhen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 [2]复旦大学货币金融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出  处:《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66-91,共26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育率、政府健康支出和实际汇率--微观基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71773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参考一篮子货币最优权重的选取”(71173042);教育部后期资助“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转型及理论研究”(12JHQ030);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财政赤字、政府税率和经济增长的‘拉弗曲线’探讨--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2016BJB001);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Ⅰ类高峰项目“高级货币金融学”

摘  要:在国际上,购买力平价往往不存在,即不同的货币实际购买力在不同国家是不相同的。同样,同一个国家的同一种货币在不同地区之间,其购买力往往也是不一样的。根据这一现象,考察了人民币在不同地区购买力差异,构建了价格水平变动的理论模型,认为要素生产率、消费、工资、储蓄水平和租金等与价格水平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消费、租金与价格水平同向变动,货币与价格水平反向变动,要素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的影响可正可负。进一步对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本地区的要素生产率、消费和租金等与本地区价格水平正向变化;本地区的工资水平和储蓄水平等与本地区货币的价格水平反向变化,符合理论模型分析。最后,根据国际购买力平价的特点拓展了该模型,考察了地区间人民币实际比价的变动,能够得出结论:发达地区货币购买力高估,落后地区的货币购买力低估,这类似于国际间实际汇率的哈罗德-巴拉萨-萨谬尔逊效应(HBS effects)。实证结果显示: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角度来看,HBS效应是存在的,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HBS效应是不存在的。

关 键 词:价格水平 购买力平价 国内实际比价 HBS效应 

分 类 号:F830[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