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雄伟[1] LIU Xiongwei
出 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81-88,共8页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吉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资本论》与虚无主义课题”(2020QY02),项目负责人:刘雄伟。
摘 要:《论犹太人问题》无论从其诞生的历史背景来看,还是从其具体内容来说,都透露出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对犹太人的解放问题的执着关注。同样,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对鲍威尔的批判也绝非像某些西方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不得要领”,因为与鲍威尔对政治解放的盲目自信不同,马克思透过犹太人问题看到了政治解放的内在缺陷,所以才提出了人的解放的历史任务。另外,尽管马克思是犹太出身,深受犹太传统的熏陶,但不得不承认,《论犹太人问题》时期的马克思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已经远远超越了犹太文明的民族狭隘性。因此,在回应争论中重新思考《论犹太人问题》的理论性质,无论对于澄清马克思的犹太观来说,还是对于在当代语境中彰显以人的解放为内涵的共产主义来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 键 词:马克思 反犹太主义 鲍威尔 政治解放 犹太出身 人的解放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