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国洪更[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史学集刊》2021年第3期37-41,共5页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摘 要:古代两河流域的统治者一般都拥有许多头衔和名号,有些头衔反映了统治者与神灵的关系,有些头衔则反映了国王的权势。^(④)古代两河流域雄心勃勃的统治者都致力于开疆辟土和拓展势力范围,国王的权势往往体现在其控制的疆域面积上。国家版图的扩大往往会引起国家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国家形态的演变,上述变化往往体现在彰显国王声威的头衔的发展演变上。因此,本文拟追溯早王朝时期(Early Dynastic Period,约公元前2900—前2350年)、城邦争霸阶段(The Period of Struggle for Hegemony,约公元前2600—前2350年)以及阿卡德王国(Akkadian Kingdom,约公元前2334—前2154年)与乌尔第三王朝(The Third Dynasty of Ur,简称Ur III,约公元前2112—前2004年)时期标志统治者权势的头衔的历史沿革,来考察古代两河流域早期国家形态的演变情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3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