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新杰 Bai Xin-jie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新疆社科论坛》2021年第2期59-65,共7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摘 要:中国政治语言对内传播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反映国家的政治生态文化;对外展示中国的国际形象,表明政治立场,并为中国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当代中国政治语言国际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当代政治语言的信息传播并非畅通无阻,传播中常常会产生许多障碍。这些障碍,有可能来自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也有可能来自传播环境和传播渠道。本文分析框架从微观的受众心理到宏观的传播渠道,从传播主体到传播受体,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政治语言传播过程中的障碍,并从传播渠道、传媒技术、意义空间构建等方面提出相关的策略,以期通过构建当代中国政治语言传播体系来有效减除中国政治语言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加快我国政治语言的国际化并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1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