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裴慧轩 鲁志美[1] PEI Huixuan;LU Zhimei
出 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70-73,共4页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基金“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应用研究”(17YJC710098);2020-2021年度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招标项目(HSY202013)。
摘 要:人民群众作为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一大群体,一直被广泛关注并加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秉承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界定了人民群众的概念作用及地位,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发展创新。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中国的实践,有助于清晰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所做出的切实行动,肯定人民群众对中国发展进步所体现的巨大价值。正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中国的不断与时俱进,才使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日益密切,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和生活幸福指数。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局面,更要党群同心,群策群力,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努力奋斗。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