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2]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3]湖南工程学院
出 处:《老区建设》2021年第8期12-26,共15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湘鄂渝黔接壤贫困区旅游扶贫效益评价及提升机制研究”(19BJY214)。
摘 要:旅游扶贫是防止返贫的有效利器,湘鄂渝黔接壤贫困区作为我国深度贫困区之一,2020年底所有贫困县已经全部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但返贫风险依然存在,研究该区域的旅游扶贫效率对防止深度贫困区再度返贫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维贫困理论,从经济、教育、交通、医疗和生活等方面重构了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DEA模型,对2013—2018年湘鄂渝黔接壤区的32个县(市、区)的旅游扶贫效率进行测评,同时利用ArcGIS10.0对其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湘鄂渝黔接壤贫困区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处于中等水平,旅游扶贫纯技术效率处于较高水平,旅游扶贫规模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旅游扶贫综合效率主要受旅游扶贫规模效率的影响。②从时间变化来看,三种旅游扶贫效率都呈现先上升后轻微下降的趋势,同时湘黔两省的旅游扶贫综合效率高于鄂渝两省市。③从空间分布上看,湘鄂渝黔接壤贫困区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和旅游规模效率在空间分布上极为相似,呈现“中西部高北部低”的格局;旅游扶贫纯技术效率则呈现普遍较高的局面。④各县(市、区)旅游扶贫效率差异显著,其中绝大部分贫困县仍然处于“低旅低效”的状态,旅游扶贫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防止贫困县再度返贫,湘鄂渝黔四省市在立足资源禀赋扩大旅游扶贫项目开发规模的同时,应通过完善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共创“武陵乡村旅游精品”等旅游扶贫措施,巩固脱贫成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