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雨 王强[1] WU Yu;WANG Qiang(School of Design,Jiangnan University,Wuxi,Jiangsu 214122)
出 处:《艺术百家》2021年第2期217-220,共4页Hundred Schools In Arts
摘 要:英国著名艺术史论家贡布里希(E. H.Gombrich)的《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享誉全球艺术界,在出版数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在维持着艺术史学界的理论生长,建构着"故事化"的叙述模式。那么,《设计的故事》可否视作它的异名异姓的姊妹篇呢?当然可以。夏洛特(Charlotte)与彼得·菲尔(Peter Fiell)夫妇所著《设计的故事》中文译者之一的王小茉同样持此学术立场:"从书名看,《设计的故事》(The Story of Design)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那本经典的艺术史入门读物--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两者确有相通之处。《设计的故事》同样是一本普及类专业书籍,两位作者在书中发挥了他们的编辑经验,对读者‘十分友好’。全书的逻辑架构清晰,知识化繁为简,语言平实易懂,讲述了从原始时期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整个设计的发展历程。二十个篇章体量均衡,富于故事感的叙述让各节环环相扣,不觉堆砌,关于设计发展的线索与对设计的认识也在读者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