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凤霞[1] SUN Fengxia(Department of Hepatology, Beij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10, China)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北京100010
出 处:《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年第5期1027-1027,共1页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摘 要:1免疫耐受期的基本概念我国2015年和2019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2]均有关于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描述,大体内涵相似,但是在细节上仍有一些差异。2019年版指南[2]关于免疫耐受期的定义:HBsAg>2×10^(4),HBeAg和HBcAg阳性,HBV DNA>2×10^(7),ALT正常,肝组织无明显炎症或纤维化。2015年版指南[1]关于免疫耐受期的描述: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载量高(常常>10^(6)IU/ml,≈10^(7)拷贝/ml),但血清AL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并可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或轻度炎症坏死、无或仅有缓慢肝纤维化的进展。2个版本的定义差异体现在:(1)HBsAg的定量;(2)HBV DNA的具体定量;(3)免疫耐受状态的维持时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