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玉环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出 处:《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217-220,共4页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摘 要:近年来,我国环境犯罪事件趋于多发,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立法视角看,主要原因是未将正确的法益理念贯彻到环境刑事立法中。在理论方面,未厘清人类中心法益与非人类中心法益在环境刑事法益中扮演的角色;在实践中,导致大量环境犯罪行为未能得到有效制裁。基于生态法益的正确选择,法益的顺位、环境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主观责任方面、犯罪刑罚幅度方面都要进行适当变通和调整,以使刑法真正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后防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