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鑫[1,2] 李全明[1,2] 王伦常[1,2] 方坤 罗明尧[3] 张雷[1,2] 舒畅[1,2,3]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长沙410011 [2]中南大学血管病研究所,长沙410011 [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血管外科中心,北京100037
出 处:《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1年第4期318-32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摘 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主动脉夹层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已知的主动脉夹层生物标志物如D-二聚体、C反应蛋白等多被用于在已经发生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作为判断其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标志,且缺乏特异性。对于存在主动脉夹层高危因素的患者,如能发现血液中早期的生物标记物包括蛋白质、microRNA等,对于评估主动脉夹层的发生概率和早期诊断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与主动脉夹层相关性较高的血液标志物进行综述,并对和其相关的预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技术进行阐述和展望。
关 键 词:主动脉夹层 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记物 高危因素 C反应蛋白 诊断技术 早期诊断 血液标志物
分 类 号:R543.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