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子琪 呼啸 袁龙飞[1] 朱光艳 李莉[1] 李薇[1] 程有普 陈增龙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3]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
出 处:《农化市场十日讯》2021年第5期41-44,共4页Journal of Agrochemical Market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三唑类杀菌剂开始投入农业生产,主要通过抑制病原菌细胞膜的C14脱甲基甾醇的合成而导致细胞死亡,对锈病、壳针孢菌和镰刀菌等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目前主要作用于大豆、果树和蔬菜等农产品。三唑类杀菌剂因其良好的内吸性、预防活性和治疗作用而被广泛使用。据统计,2008年三唑类产品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超过60%,2018年其在全球的销售额更是高达33.23亿美元。然而,传统三唑类杀菌剂因抗性问题导致防效显著下滑,据2011-2019年的田间测评统计,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丙环唑对小麦叶枯病菌(Zymoseptoria tritici)的杀菌效果分别从91%、81%、62%、66%下降至36%、56%、23%和24%,其中,氟环唑尤为显著。还有研究指出,戊唑醇对于水生环境以及多种非靶标水生生物的安全存在威胁,并会对其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美国环保署(EPA)也已将烯效唑、己唑醇、戊唑醇、丙环唑和氟环唑传统三唑类杀菌剂列入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名单。上述矛盾成为当前三唑类杀菌剂实际应用上的科学难题,导致其面临被禁用的可能,新型三唑类农药的研发与创制是解决该科学难题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三唑类杀菌剂 三唑类农药 戊唑醇 苯醚甲环唑 烯效唑 美国环保署 氟环唑 水生环境
分 类 号:S43[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