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夏曦[1] 陈婷婷[1] 王小磊[1] 杨扬[1] 李烦繁[1] 杨震[1]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安徽合肥230601
出 处:《安徽医学》2021年第4期417-421,共5页Anhu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评价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Ⅳ期食管癌患者40例,口服阿帕替尼250~500 mg,1次/天,每4周为1个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采用RECIST 1.1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1个治疗周期后,以颈胸腹盆CT检查结果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此后每双周期进行1次治疗效果评价。不良事件采用CTCAE 4.0标准评价。同时在治疗1、3个周期后使用EORTC QLQ-C30、食管癌专项量表QLQ-OES18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纳入40例患者,其中1例因呕血、气胸经停药和治疗后无明显好转退组,1例因肺炎治疗后无明显好转退组,其余38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3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为10.53%(4/38),部分缓解为7.89%(3/38),疾病稳定为60.53%(23/38),疾病进展为21.05%(8/38)。客观缓解率为18.42%,疾病控制率为78.95%。入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与其他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药物类似,按发生频率由高至低分别为高血压、蛋白尿、骨髓抑制、腹泻、乏力等。1例因4级呕血、气胸退组,1例因4级肺炎退组,余出现3级及以下不良反应者经处理后均好转。分别于患者服药1、3个周期后,以QOL-C30量表对角色、情绪、社会、躯体等功能以及总体身体健康状况、疲乏、恶心呕吐进行评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LQ-OES18量表中,吞咽困难领域、进食领域、反流领域、唾液领域、梗阻领域、口干领域、咳嗽领域、言语功能领域在治疗1、3个周期后均获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用于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相关不良反应大部分可耐受。
关 键 词:食管癌 晚期 阿帕替尼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生活质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