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志国[1] 陈文慧 Liu Zhiguo;Chen Wenhui
出 处:《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1年第1期147-157,共11页Issues of Contemporary World Social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等收入群体的变化趋势、社会功能与培育路径研究”(18JBL122)。
摘 要: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各国普遍经历了工人实际收入增长放缓、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过程。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劳动力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再生产劳动力的费用,也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上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在劳资双方的竞争中,资本总是处于支配地位。70年代以后工人工资水平的变化落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会的力量受到政府打击,使二战后建立的劳资力量的脆弱平衡被打破。近年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工会化程度降低,工人集体议价在工资决定中的影响被削弱。保持劳资力量的基本平衡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为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应当注意采取措施以提高劳动者在工资和劳动条件谈判中的地位。
分 类 号:F03[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249.1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