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俊艳
机构地区:[1]北京
出 处:《收藏》2021年第4期96-105,共10页Collections
摘 要:《尔雅》中,牛为"六畜"之一。牛性格温顺,吃苦耐劳,善于耕作,除了与传统农业发展关系密切外,还具备载物、运输、祭祀等多种功能。瓷器上以牛为题材,最早兴起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历经长期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或以整体为模型冥器,或以外形为器物造型,或以形象为纹样,或以首角做系耳,或以蹄足做器足,又或是与其他元素组成吉祥寓意图案。下面就以博物馆及相关文物管理部门的藏品为例,谈一下古代瓷器上的"牛"。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上的"牛"西晋时期,南方地区随着青瓷工艺的进一步成熟与装饰艺术的不断发展,率先烧造出了青瓷牛。如南昌县博物馆收藏的这件西晋洪州窑青瓷牛(图1),高8.1厘米,长16.2厘米,宽5.4厘米。形象写实生动,应是为丧葬习俗之需而烧造的模型冥器。早在战国时期,北方地区就出现了使用模型低温陶牛随葬的现象。
关 键 词:战国时期 洪州窑 蹄足 两晋南北朝 陶牛 冥器 器物造型 吉祥寓意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