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斌[1]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10期1685-1687,共3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摘 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对胆囊组织病理学改变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间隔时间进行分组,≤3d手术者纳入早期组(n=64),4d~6周内手术者纳入中期组(n=55),>6周手术者纳入延期组(n=38)。观察三组胆囊组织的粘连情况、术后组织病理学改变特点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术中粘连分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较中期组、延期组减少,术前超声显示,中期组和延期组患者胆囊壁增厚、组织水肿的发生率相比早期组增加,术后深部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也较早期组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组织病理学评分,早期组0~4分,平均总分1分,中期组1~8分,平均总分2分,延期组1~8分,平均总分4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手术间隔时间与组织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r=0.625,P<0.01),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组比较,有并发症患者手术间隔时间、组织病理学评分相比无并发症患者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ERCP后手术间隔时间的延长,胆囊组织细胞浸润程度、上皮黏膜损伤以及纤维化程度可随之加重,而由此造成的严重组织粘连增加了手术创伤,这可能是延长手术间隔时间后并发症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组织病理学改变 并发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