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雨中之泪”地下室、鬼屋及超真实的时代的动画与记忆  

“Like Tears Inthe Rain”:Animation and Memories of the Crypt,the Haunted House and the Era of Hyper-real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 郭春宁(译)[2] 董浩南(译) Alan Cholodenko;Guo Chunning;Dong Haonan

机构地区:[1]不详 [2]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当代动画》2021年第2期110-117,共8页Contemporary Animation

摘  要:本文拓展了动画本体论的研究,即动画并不局限于电影或电影的类型之中,而是一种确定的、跨领域的、跨机构的、跨技术的及跨媒介的形态。动画已经成为一种超越动画的形态——超动画,也就是说动画的超越性带来了当代世界激荡的、有说服力的生态进程;同时,这也将动画置于危局,与之一道被置于险境的还有生命与死亡、运动与非运动、人类与世界及真实本身。本文所界定的动画,实际是一种动态的、多样的记忆,涉及计算机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复杂影响。本文挑战美国学者安德里亚斯·休森的“暮光记忆”的观点,并认为,德里达、斯蒂格勒和其他相关哲学家的记忆理论都可以借由鲍德里亚的模拟现实观点,归纳为“暗记忆”。记忆由此变形为超动画、可以达至鲍德里亚所指的三阶真实、四阶真实,指向超现实、虚拟现实及数字的“实时”。

关 键 词:动画 记忆 时间 超真实 超动画 

分 类 号:J954[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