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分析”的哲学基础与当下意义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and Current Significance of Musicological Analysi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方方[1] Song Fangfang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出  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81-88,共8页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十三五”重大项目“中国专业音乐理论研究与应用未来发展研究”子项目“中国西方音乐史学研究及其未来发展”(批准号:16JJD760001)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于润洋先生于1993年正式提出并实践了“音乐学分析”理论,2008年的专著《悲情肖邦》以“悲情”作为核心美学内涵,在波兰国家命运与个人情感转变的大背景中探讨肖邦音乐中“悲情”因素的成因与表现,将“音乐学分析”拓展到纯器乐领域。“音乐学分析”在史学视角上融入美学反思、理论考察时强调历史意识、形式分析中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最终以其深刻的美学洞见、扎实的技术分析以及厚重的历史观为中国大陆的西方音乐史学和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关 键 词:音乐学分析 于润洋 《悲情肖邦》 

分 类 号:J601[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