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款)《清明上河图》与《金瓶梅》——从吴晗的《金瓶梅》研究谈起  被引量:2

The Riverside Scene at Qingming Festival and The Golden Lotus by Qiu Ying——On Research of The Golden Lotus by Wu Ha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怀义 Wang Huaiyi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  处:《艺术评论》2021年第4期104-118,共15页Arts Criticism

基  金: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红楼梦》文本图像渊源考论”(项目批准号:18FZW001)阶段成果。

摘  要:20世纪30年代,吴晗通过对张择端本《清明上河图》流传过程的梳理,考证了《金瓶梅》的创作时间。这一研究暗含了将长卷与长篇对比研究的思路。由于条件所限,吴晗未能全面掌握这一时期《清明上河图》创作、流传、鉴藏和消费的情况,尤其未能考察仇英及其追随者仿制的《清明上河图》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和人们艺术审美趣味的变化,使长篇画作与长篇小说、戏曲的创作基本上遵循了同一种方式。这是明清笔记屡次将《清明上河图》与《金瓶梅》并置记述的现实基础。与张本《清明上河图》相比,仇英本《清明上河图》所呈现的城市风貌、家庭结构、社会生活等与《金瓶梅》有更密切的互文关联。

关 键 词:《清明上河图》 《金瓶梅》 审美趣味 创作方式 互文性 

分 类 号:J212[艺术—美术] I207.41[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