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讽与赋形--李洱漫议  被引量:1

Ego,Ironies and Form-giving:Some Key Words about Li Er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侃[1] Wang Kan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3期40-52,共13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摘  要:小众李洱注定是个相对小众的作家。即便有媒体称《应物兄》的出版是个“现象级”事件,仍然不影响用“小众”来对李洱进行某种基础性定义。我个人认为,在《花腔》发表之前的十多年里,是李洱进行自我训练的一个阶段,一个较多地致力于“现代主义”修习的铺垫性阶段,虽然这个阶段的成绩粲然可观,但绝非超群绝伦。若非《花腔》,这个小众作家或将泯然于众人。李洱在长篇小说方面的才华和成就是令人不胜钦慕、无比惊羡的,是能持续引发阅读中的击节和掩卷后的沉思的。我至今还记得当年读《花腔》时的罕有体验:临近卷尾,我突然把书放下——我居然舍不得把它读完。毫无疑问,李洱迄今为止的三部长篇小说比他的那些数目颇丰的中短篇小说更具某种说服力——无论是就其文学性还是其他方面而言,俱皆如是。

关 键 词:李洱 《花腔》 自我训练 反讽 现代主义 小众 文学性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