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詹姆斯·柯里 吴翊丞(译) 徐璐凡(译)[3] 张文昭(译) James Currie;WU Yicheng;XU Lufan;ZHANG Wenzhao
机构地区:[1]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音乐系 [2]苏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3]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上海200031 [4]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香港999077
出 处:《音乐探索》2021年第1期19-31,共13页Explorations in Music
摘 要:长久以来,贝多芬的音乐在西方世界与中国的音乐文化中有着巨大影响。他的盛名似乎预示着,他的音乐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继续影响着我们。然而,在人类历史的这一艰难时刻,贝多芬音乐之历史语境对贝多芬的意义,将在何种程度上继续为未来的我们提供帮助与灵感?文章将在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寻求答案。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10末乐章的赋格对位法为例,阐释贝多芬如何应对拿破仑时代结束后令人忧虑与复杂的历史时期,及其对我们当今现状和未来期许的启示——这些年份与我们眼下的困境大致近似。贝多芬的过去给予我们的并不是简单的答案,而是一种人类尊严的样式。
关 键 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10 奏鸣曲赋格乐章 巴洛克学究风格 古典华丽风格 新冠时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