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倪梁康 Ni Liangkang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哲学系现象学与心性思想研究中心,杭州310028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1-10,共10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胡塞尔文集》中译”(12&ZD124)。
摘 要:西方心理哲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在最初引入汉语论域的过程中因为含义理解和用语选择方面的不尽成熟而在思想史上遗留下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一次又一次地摆到今天的研究者面前,而且会以系统的方式陆续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德文和中文的概念及其彼此间的对应,而且关系德文与英文、中文与日文等语言之间的内在差异。这里尝试通过对五组概念“感受、情绪、感情、心情、情感、感觉、情绪”“意志、意欲、意愿”“本能、官能、机能、权能”“自我与自己”以及“知性”概念的含义和中译的讨论来指明并处理这些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