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单骨瓣弧形切口与改良双骨瓣直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Wagner 3/4级糖尿病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小方 袁玉松 徐海林[3] 周君琳[1] 王元利 芦浩[3] 纪坤羽 杨黎黎 杨坤 周海涛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北京100020 [2]北京市隆福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研究所骨科,北京100010 [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糖尿病足中心,北京100044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21年第5期448-452,共5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基  金: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201803190106);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0-2-4086);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81100001718159)。

摘  要:目的探讨传统单骨瓣弧形切口与改良双骨瓣直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Wagner 3/4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隆福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Wagner 3/4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共238例,其中采用传统单骨瓣弧形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患者82例(传统截骨组),男61例,女21例,年龄42~86岁,平均(68.7±7.8)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31 kg/m^(2),平均(27.2±1.7)kg/m^(2),术前足背皮肤温度(29.5±1.98)℃,疼痛视觉模拟评分(7.40±0.36)分,踝肱指数(0.31±0.51),经皮氧分压(28.4±2.14)mm Hg;采用改良双骨瓣直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患者156例(改良截骨组),男117例,女39例,年龄49~89岁,平均(69.2±9.2)岁,体重指数24~33 kg/m^(2),平均(26.3±2.1)kg/m^(2);术前足背皮肤温度(28.9±0.87)℃,疼痛视觉模拟评分(6.90±0.48)分,踝肱指数(0.29±0.73),经皮氧分压(29.1±1.93)mm Hg。所有病例均有6个月以上的随访资料,分别收集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6个月足部皮温、VAS评分及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进行比较。结果传统截骨组平均手术时间(48.7±5.6)min,改良截骨组平均手术时间(27.5±2.8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687,P=0.0013);传统截骨组出现搬运区切口感染7例(8.6%),搬运区骨髓炎2例(2.4%),搬运区骨折3例(3.6%),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1.2%),总并发症13例(15.8%);改良截骨组出现搬运区切口感染1例(0.64%),总并发症1例(0.64%);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足踝部皮温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单骨瓣弧形切口与改良双骨瓣直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Wagner 3/4级糖尿病足具有相近的临床疗效,但改良双骨瓣直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

关 键 词:横向骨搬移 糖尿病足 弧形切口 直切口 

分 类 号:R654.4[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