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招商投标包税制度探析  被引量:3

An Exploration of the Investment Bidding Tax Farming System in Modern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柯伟明 KE Wei-ming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2]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广州510275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07-119,共13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国工商税收研究”(16ZDA131)。

摘  要:包税制是一种古老的税收制度,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变中仍得以延续和发展,并发挥重要作用。根据选择承包商方式的不同,包税制有投标包税和认税(非投标包税)之别。清末民初投标包税制度逐渐兴起和发展,甚至一度大行其道,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逐渐走向衰落。招商投标包税是包税制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制度创新,对标底、保证金与担保人及得标商的管理等均有明确规定,旨在保障政府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税收。在实践中,招商投标包税牵涉政府、投标商、认税商、商会、纳税商人之间的利益,引发了许多税收纷争,反而有碍于政府税政的推行。近代中国招商投标包税制度的兴衰反映出传统税收制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但因投标包税无法摆脱包税制的本质属性,最终在国家权力和行业利益的博弈中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关 键 词:包税制 招商投标 认税 

分 类 号:K25[历史地理—历史学] F812.9[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