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中扇子的社会交往功能考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吉峰 张恩普[2] 

机构地区:[1]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福建莆田351100 [2]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出  处:《东南传播》2021年第3期87-91,共5页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基  金:2018年度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FJ2018JDZ043)研究成果。

摘  要:扇子是源自华夏本土的一种沟通介质,除了日常纳凉逐暑、拂灰掸尘、扑蝇驱虫等实际功能之外,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介质,起到了一些独特的沟通功能。在海上丝绸之路之上,扇子作为商品向异域传递着中国的文化。扇子的社会性功能在于象征权威身份、寄情、托志、附庸风雅、展示才华。扇子能够承载美学意义,也可以呈现政治道德;扇子是艺术表演的道具、人神沟通的媒介、社会角色的衬托、增进感情的桥梁,也是中西文化之间交流的使者。在文化输出和输入过程中,扇子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从礼仪扇、团扇到折扇,材质与形质的变化为扇子赋予了更加多元化的符号意义。当代社会中,扇子作为传播介质,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既有传承也有延伸。

关 键 词:扇子 传播符号 传播介质 社会沟通 

分 类 号:C912.3[经济管理] G122[社会学] G206[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