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鼻肠管与鼻胃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金鑫[1] 史颖[1] 齐倩男 王惠凌[1] 刘海燕[1] 王钧[1]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北保定071000

出  处:《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1年第3期228-230,共3页Trauma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基  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190923);保定市科技计划项目(17ZF224)。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鼻肠管与鼻胃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的7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肠内营养方法分为鼻胃管组、鼻肠管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48 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及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结果鼻肠管组患者的误吸、呕吐、胃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胃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肠管组的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鼻胃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B、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肠管组治疗前、后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治疗前、后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LB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B、PA及肠内营养达标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鼻胃管组患者WBC、CRP、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鼻肠管组患者WBC、CRP、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鼻肠管组WBC、CRP、PCT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B、PA及肠内营养达标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WBC、CRP、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经鼻肠管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较鼻胃管更为安全有效,今后可进一步优化鼻肠管置入方法,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

关 键 词:鼻肠管 早期肠内营养 脑卒中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分 类 号:R459.3[医药卫生—治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