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及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单士超 冯继峰[1] 彭伟[1] 谢佳安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广西南宁530000

出  处:《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年第2期1-5,共5页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筹课题(编号Z20200657)。

摘  要:目的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后抑郁(PPD)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89例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根据产后第42天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量表(EPDS)结果将产妇分为抑郁组(EPDS评分≥12分,42例)和非抑郁组(EPDS评分<12分,247例)。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产妇年龄、教育程度、居住状态及家庭经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工作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婚姻状态、计划妊娠、不良孕产史、孕期睡眠、分娩疼痛、产前教育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次、人工受孕、合并基础疾病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转归及与丈夫家属关系是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而夫妻关系及产褥期居住情况与产后抑郁发生无影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不良孕产史、新生儿转入NICU、孕期经常失眠、分娩疼痛是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计划妊娠、接受产前教育、实施分娩镇痛、与丈夫家属关系良好为产后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抑郁组产妇产后42 d的5-羟色胺(5-HT)浓度较产前及非抑郁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前与产后42 d维生素D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与孕期失眠、分娩疼痛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积极关注产妇心理、生理变化,同时关注孕期家庭关系,以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

关 键 词:产后抑郁 分娩镇痛 产前教育 因素分析 

分 类 号:R714.6[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749.4[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