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上段小切口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Partial sternotomy for treating 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虔桢[1] 谢先标[1] 方冠华[1] 严亮亮[1] 戴小福[1] 陈良万[1] Li Qianzhen;Xie Xianbiao;Fang Guanhua;Yan Liangliang;Dai Xiaofu;Chen Liangwan(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Union Hospital,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1,China)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福州350001

出  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21年第4期224-22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基  金:国家重点专科(81670438);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2017Y902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J01157);福建医科大学启航基金(2017XQ1035)。

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胸骨上段小切口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围手术期疗效。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455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是否施行全胸骨锯开将患者分为两组:全胸骨锯开(full sternotomy,FS)组(246例)和上段胸骨锯开(upper sternotomy,US)组(209例)。US组的排除标准为:术前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需要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中探查存在冠状动脉病变或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需同期行CABG;需要同期进行二尖瓣或三尖瓣手术者;再次开胸手术者;胸骨外伤者;严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严重心包压塞需要尽快开胸者。US组仅锯开胸骨上段切口,处理根部及升主动脉替换,根据弓部情况决定同期是否行三分支支架血管进行弓部处理,并应用横窦缝闭的内瘘技术引流切口渗血。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FS及US组术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脑灌注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S组住院病死率低于FS组(2.9%对4.9%),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4)。与FS组相比,US组胸骨哆开发生率低(1.0%对4.1%,P=0.039)、肺部感染发生率低(52.6%对71.1%,P<0.001)。US组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F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S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与F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脑血管事件、急性肾损伤、肝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研究发现,胸骨上段小切口在术后胸骨哆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胸骨正中切口,且不增加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风险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选择合适的患者、熟练掌握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技术的情况下,胸骨上段小切口治

关 键 词:A型主动脉夹层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肝功能不全 急性肾损伤 住院病死率 冠状动脉开口 体外循环时间 脑血管事件 

分 类 号:R654.3[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