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宪[1] Cui Xian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出 处:《中国音乐学》2021年第2期8-19,共12页Musicology in China
摘 要:黄翔鹏先生提出的“同均三宫”,具有鲜明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既是历史理论的深化认识,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理论归纳。历史上,均调相通,均宫相等,宫调合称,20世纪后宫调分离,表明这几个概念的既有含义与历史演变过程。同均三宫将原属同一层次的内容析解为三个层次,目的在于揭示均、宫、调的不同内涵。同均三宫与同宫三阶不同,前者是在“七律”中的三种不同音阶,后者则是在“九律”中的“同宫系统”三种不同音阶,还包括“三宫同曲”和“三宫同均”两种形式。七声是“变声可立调”的前提条件,也是八十四调的构成基础。在“一均”“七律”之中,三种不同宫音位置与结构的七声音阶,为一百八十调的构建提供了基本条件。同均三宫对记谱习惯、古谱解译、曲调考证、唐宋乐调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技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