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医科大学,广东湛江524023 [2]东莞市人民医院
出 处:《中国伤残医学》2021年第9期96-99,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基 金: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重点项目,编号:201750715001441。
摘 要:椎板切除术是治疗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之一[1],其具有脊髓减压充分的优势,但是破坏了脊柱后方结构,改变脊柱的生物力学表现,从而容易造成医源性脊柱失稳[2],.而且椎板切除术后脊髓和神经根失去椎板的保护,容易被创伤修复过程产生的瘢痕组织粘连、压迫,从而引起手术失败,发生率高达10%-40%[3].许多研究表明,人工椎板既可填补椎板的缺损处,防止硬膜粘连,又可重建椎管及脊柱后方结构,增加术后稳定性,已被不少脊柱外科医生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本文对人工椎板目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