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昌坤 徐佳隆 吴建军 Zheng Changkun;Xu Jialong;Wu Jianjun(Department of Spinal Surgery,Fuzhou Second Hospital,Xiamen University,Fuzhou 350007,Fujian,China;Department of Graduate School,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350122,Fujian,China)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福州350007 [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研究生院,福州350122
出 处:《脊柱外科杂志》2021年第3期203-207,共5页Journal of Spinal Surgery
基 金:福建省卫生计生科研人才培养项目(2017-ZQN-74)。
摘 要:低位颈椎(C3~7)亦称为下颈椎,其活动度较大且应力分布集中,为颈椎病好发部位。在脊柱内固定出现之前,颈椎病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牵引、外固定器等。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和内固定器械的进步,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应用,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颈椎疾患的刚性内固定奠定了基础。椎弓根螺钉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力学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颈椎创伤、退行性颈椎病、颈椎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然而,由于下颈椎椎弓根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复杂,手术风险及难度均较大,对术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如何提高置钉的安全性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备受脊柱外科医师关注。本文通过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相关文献,对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现综述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