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章浩东 艾印双[1,2,3] 何玉梅 Zhang H;Ai Y;He Y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100101 [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049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第5期696-708,共13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B类)(编号:XDB18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25015)资助。
摘 要:地球内核边界密度是理解地球核幔系统及地球发电机模型的重要约束. PKiKP/PcP振幅比通常被用于内核边界密度跳变研究,但常常受限于离散的观测数据.文章首次拾取东北亚地区不同地震在相同内核和核幔边界区域反射的PKiKP和PcP震相,通过分析表明PKiKP/PcP振幅比离散是广泛存在的;同时,对比了PKiKP和PcP振幅,发现PKiKP/PcP振幅比离散不能仅归因于内核边界的异常,其离散更可能来自于两种震相射线路径差异和壳幔结构不均匀异常的影响.通过拟合PKiKP/PcP振幅比观测数据,文章得到东北亚下方的内核边界密度跳变和压缩波速度跳变分别约为0.65g cm^(-3)和0.87km s^(-1),较大的密度跳变和压缩波跳变意味着内核表面可能存在局部的结晶作用.
关 键 词:东北亚 内核边界 PKiKP/PcP振幅比 密度跳变
分 类 号:P31[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