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钟于民
机构地区:[1]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南昌330029
出 处:《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1年第14期189-190,共2页Legality Vision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支付宝等便捷支付手段走进我们的生活,这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许多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许多不法分子乘受害人不注意利用偷换二维码的行为获取非法利益,那么这种行为该如何定性,在实践中不同的学者从刑法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分析。本文将从不法分子偷换二维码的违法犯罪行为与事实出发,以刑法为依据,做具体分析,希望对此类案件的审判有所帮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