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输血科,云南昆明650000
出 处:《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年第11期1586-1590,共5页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基 金: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培养项目暨“十百千”工程培养计划[2021-SW(省)-024]。
摘 要:目的探讨该院收治的12例儿童急性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提取2017-2020年在该院确诊为急性毒蕈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毒蕈情况、潜伏期、中毒季节、临床表现、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治疗方法、住院时间和预后。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对不同预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本研究的12例毒蕈中毒的患儿中,纳入生存组8例(占66.7%),纳入死亡组4例(占33.3%)。超过85%的患儿有胃肠道反应,器官损伤以肝脏为主,伴凝血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患儿的病死率最高,且受累器官或系统数越多病死率越高。实验室结果显示,死亡组患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存活组明显升高或延长,而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清蛋白(ALB)、血钠(Na+)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措施:入院后给予患儿洗胃治疗、药物治疗及血液净化治疗等。不同预后的两组比较,发病后至第1次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时间与预后有关(P<0.05)。结论儿童急性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多样,器官损伤以肝脏为主,可累积多个器官。潜伏期、受累脏器或系统和血液净化治疗时间与预后有关。迟发型毒蕈中毒患儿预后较差,更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