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詹小美 刘棁[1] ZHAN Xiaomei;LIU Zhuo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3]中山大学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
出 处:《青海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1-8,共8页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藏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五个认同’研究”(16AZD039),中山大学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项目支持。
摘 要:“共同体”指称特殊的社会现象和归属的观念,其文化内涵映射“对意义、团结和集体行动的寻求”。从文化规约的主客体关系、情感皈依的身份定位、理论建构的文化指向出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成性聚焦文化渊源、文化意蕴、文化逻辑投射的价值演绎;文化认同是民族成员对中华文化理想、价值、创造力的高度确信,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的实现助力于文化的情感交往、规范交流和目标交融。在现实性上,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民族共同体文化自觉的强化、团结进步教育的社会化导引,以贯穿文化认同理解活动的行动路线、组织形式和运用坐标,涵盖打牢共同体思想基础文化策略的理论内核与实践规范。
关 键 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础 文化认同 打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