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晓玲 郑友限[1] 刘建忠[1] 陈志扬[1] 郑丹凤[1] 龚彩婷[1] 吴小凤[1] 黄晓伟[1]
机构地区:[1]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泉州362000
出 处:《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1年第2期57-59,共3页Strait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N068s)。
摘 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后病毒载量变化规律,比较感染者不同种类标本核酸检测结果一致性。方法以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3月18日泉州市报告的48例新冠病毒感染者为对象,依据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qRT-PCR)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分为未复阳组29例和复阳组19例,回顾性分析所采集的324份咽拭子标本、55份深咳痰标本及36份肛拭子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结果未复阳组和复阳组发病到核酸检测CT值达峰值时间间隔分别为(7.1±4.8) d、(6.4±4.8)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复阳组在CT值达峰值后病毒载量下降,发病后(20.7±5.7) d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复阳组病毒载量在CT值达峰值后病载下降中反跳出现第二峰,发病后(29.9±6.1) d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时间间隔比未复阳组长(t=-3.84,P<0.01);不同种类标本(采集时间、对象相同)核酸检测结果比较显示,咽拭子标本与深咳痰标本检测结果Orf1ab基因一致性差、N基因一致性一般(Kappa值<0.00、Kappa值=0.30);咽拭子标本与肛拭子标本检测结果Orf1ab基因一致性较差、N基因一致性一般(Kappa值=0.15、0.29);深咳痰标本两种基因检出率均高于咽拭子标本(配对χ^(2)值=6.50、15.43,P<0.01)。结论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未复阳组与复阳组病程中病毒载量变化峰型不同,且复阳组发病至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时间间隔较长,原因有待探究;不同种类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以N基因结果一致性均略好,深咳痰、咽试子标本基因检出率前者高于后者。
关 键 词: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实时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循环阈值(CT值) KAPPA值
分 类 号:R373.1[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R511[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