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同赏[1]
出 处:《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82-86,107,共6页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北宋士人稼圃认同与稼圃诗研究”(编号17FZW040);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北宋士人花木种植的文化史与诗歌史研究”(编号J16WC13);德州学院校级科研立项人才引进项目“北宋士人稼圃认同的诗歌呈现”(编号2015skrc10)。
摘 要:北宋神宗朝,司马光、郑獬、张舜民同属所谓“旧党”一系,皆写有松竹种植诗作。司马光的种竹诗作,不惟显现出他清正的人生襟怀,更隐含了他对国家大局的深切关注;郑獬的种竹诗作,不但表现了其清隽的生命情怀,更折射出他对纷乱政场的自觉疏离;张舜民的松竹种植诗作,不仅体现出他清刚的人格特质,更抒写了他对宋、夏交战过程中士卒生死与民生疾苦的热切关怀。他们三人及其同道者在相近的政治理想和人格风范之下,不约而同地通过对青松翠竹的种植与歌咏,营造出一个既具有个性又声气相通,既可滋养各自生命品格又可砥砺其政治理想的精神世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