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无 万成炎[1,9,10,11,12,13,14] 陈小娟 李哲 邹曦 张志永 潘晓洁 姚金忠 冯琳 彭期冬 史方 胡莲 孙晓楠 杨志 李伟 郑志伟
机构地区:[1]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4]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5]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6]重庆大学 [7]中国人民大学 [8]不详 [9]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10]《水生态学杂志》 [11]中国水利学会水生态专业委员会 [12]湖北省动物学会 [13]湖北省生态学会 [14]长江技术经济学会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专业委员会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21年第10期21-22,共2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基 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三峡库区及长江中游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完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C06B04);“十二五”国家水专项子课题“汉丰湖入湖支流污染减排及水质净化湿地技术综合示范”(20132X07104-004-02);“十一五”国家水专项子课题“缓坡消落带生态保护与污染负荷削减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ZX07104-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峡水库消落区生境异质性对草本植物群落影响研究”(50979061);三峡办三峡后续工作科研项目“三峡水库小江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HXKY2-3)等。
摘 要:一直以来,涉水工程对生态的影响及减缓措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在全面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同时,也对库区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复杂、相互交织,治理难度大,三峡工程的特殊性加之库区本身的自然特点使得三峡水库生态保护与修复在国内外没有类似的经验可借鉴.国内外河流(湖库)特别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影响区的水域及库周生态系统结构完善恢复技术较为欠缺,已有研究重点关注受工程影响显著的物种,而对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水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的考量不足.近年来,国际上相关的研究开始从关注组分量级变化(如物种数量和关系)发展为关注系统结构(如食物网组成和能流效率),从现象归纳描述逐渐向机理探索深入,更多的关注生态系统结构的完善和功能的提升.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及人类活动影响方式、程度的差异,我国水生态问题较发达国家的随机性更高,相关影响因素更为复杂,解决问题的难度更大.因此,三峡水库生态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成为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对支撑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效解决相关生态环境问题,补齐河湖生态修复的短板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2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