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中心,安徽合肥230031 [2]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人畜共患病安徽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2
出 处:《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年第12期1525-1527,共3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1671);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基金项目(2019zryb13)。
摘 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4项传染性疾病病原体血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检测结果,为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10例住院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1/2检测,分析4项病原体血清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布,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者4项病原体血清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布,分析HBsAg阳性患者的感染模式。结果510例住院患者中,病原体血清标志物阳性的患者有37例,总阳性率为7.25%,其中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1/2的阳性率分别为6.47%、0.59%、0.39%和0.00%。男、女患者病原体血清标志物总阳性率分别为10.81%和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0岁、30~60岁和>60岁患者病原体血清标志物的总阳性率分别为4.29%、9.02%及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患者的感染模式以“小三阳”为主,占76.92%,“大三阳”占11.54%。结论住院患者入院时进行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1/2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感染状况,便于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防范措施,对预防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乙肝表面抗原 丙肝病毒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梅毒螺旋体抗体 化学发光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