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傅光明[1,2] Fu Guangming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 [2]中国现代文学馆
出 处:《语言与文化论坛》2018年第4期36-58,共23页Forum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摘 要:碍于中国历史与英国历史的遥远距离,加之文化、宗教背景迥然不同,长期以来,中国读者对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兴趣和热情,远不如对他那几部著名的悲、喜剧那么大。而且,不明就里的读者,总以为莎剧中的历史便是英国历史在舞台上的真实折射。事实上,莎剧中的“历史”只是莎士比亚“一个人”的历史,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仅以《亨利四世》为例,无论历史上实有其人的亨利四世(布林布鲁克)、亨利(哈尔)王子、“暴脾气”霍茨波,还是虚构出来的福斯塔夫,无一不是为他所属剧团的舞台演出而写。莎士比亚戏剧被后世经典化以后,读者/观众便开始约定俗成地以为,他在创作之初就心存高远地把戏剧当文学经典来写。实则不然!简言之,他只想通过写戏使自己和家人过上美好生活。他当然不会想到,他纯为舞台写的戏,日后会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读本。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