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小其 刘耀炜 蒋雨函[1,2] GAO Xiaoqi;LIU Yaowei;JIANG Yuhan(National Institute of Natural Hazards,Minist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China,Beijing 100085,China;Key Laboratory of Crustal Dynam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5,China)
机构地区:[1]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北京100085 [2]中国地震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北京100085
出 处:《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年第2期184-185,共2页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9YFC1509203);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编号:ZDJ2017-27);中国大陆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仪器研发专项(项目编号:J2218827)。
摘 要:天山地区地震地下流体监测,在地质构造上以监视天山山前地震断裂带及山前拗陷带的活动为主,侧重选择那些构造条件、热力条件、物质条件和地下水运移动条件相对灵敏的不稳定点,以上升泉、石油深井、深层断裂水和泥火山泉等为主要观测对象,观测项目因井、泉具体条件而定,注意综合对比观测。天山地区的气候、地形、交通、经济等条件比较利于开展地球物理观测,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点具有干扰因素少、映震性能好等优点,且该区地震频度高、震级大、范围广,由此成为一个进行地震科研与总结的天然实验场。因此,对天山地震地区地下流体观测点水文地球化学背景开展测试和分析,研究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水岩作用、循环与演化等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特征,将为分析地震地下流体异常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可为未来该区震情跟踪及台网布设等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