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想象疗法在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晴 徐宁[1] 庄贺[1] 韩茜茜 鹿钦雪 端木宪雨 郭钰玮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济南250355

出  处:《中国康复》2021年第6期372-37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CZXJ06)。

摘  要:脑卒中又名中风,指因脑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而引起神经功能缺损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卒中发病率逐年攀升。数据显示,我国40~74岁人群中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在2002~2013年间平均每年增长8.3%[1-2]。脑卒中的高致残性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约75%的患者在发病后遗留运动、认知和言语等功能障碍,重度残疾者可达40%[3]。如何使卒中后功能障碍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康复医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针对神经功能受损后遗症状,临床上广泛应用Bobath、Brunnstrom等以神经发育技术为核心的康复疗法以及针对心、肺、吞咽等功能障碍的对症训练。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是建立在大脑功能重塑理论上的新兴康复疗法,基于无动作输出的特点,其操作简单、疗效突出,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关 键 词:脑卒中 偏瘫 运动想象 运动功能 康复 

分 类 号:R49[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R743.3[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