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晴 徐宁[1] 庄贺[1] 韩茜茜 鹿钦雪 端木宪雨 郭钰玮
出 处:《中国康复》2021年第6期372-37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CZXJ06)。
摘 要:脑卒中又名中风,指因脑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而引起神经功能缺损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卒中发病率逐年攀升。数据显示,我国40~74岁人群中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在2002~2013年间平均每年增长8.3%[1-2]。脑卒中的高致残性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约75%的患者在发病后遗留运动、认知和言语等功能障碍,重度残疾者可达40%[3]。如何使卒中后功能障碍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康复医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针对神经功能受损后遗症状,临床上广泛应用Bobath、Brunnstrom等以神经发育技术为核心的康复疗法以及针对心、肺、吞咽等功能障碍的对症训练。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是建立在大脑功能重塑理论上的新兴康复疗法,基于无动作输出的特点,其操作简单、疗效突出,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