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反致制度的初衷与实现状况  

Research on the Ownership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钰 Huang Yu

机构地区:[1]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00235

出  处:《研究生法学》2021年第2期46-59,共14页Graduate Law Review

摘  要:从起源来看,反致从一开始就旨在追求“判决一致性”。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尽管关于反致的争议从未停歇,但目前接受反致的国家逐渐增多,适用范围也日益趋同,然而各国(地区)的具体制度设计却相差甚大,在具体利用这项制度时产生了复杂多样的情形。在理论上,反致要实现判决一致性会受到终结致送、立法目的和实际运用等诸多限制。尽管如此,各国(地区)在立法与实践中仍然多将“判决一致性”作为接纳反致的目标,而从实践来看,各国多样化的设计正好为反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国际私法当前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激发了其活力,使其追求“判决一致性”的初衷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反致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同其“判决一致性”的追求是高度一致的,国际私法作为调和各国实体法冲突的规则,采纳反致是有价值的,而且在合理的制度设计下,也是可取的。

关 键 词:反致 终结致送 判决一致性 

分 类 号:D99[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